自从颁布的“21世纪人才应该掌握的技能”,将“了解整个世界”列为首要技能后,每年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带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,看看不同的世界,当时我家孩子只有3岁。
对于我这个做法,身边不少人都表示反对:
“孩子那么小,出去能记住什么啊?”、“就算当时记住了,回头就忘了。”
大部分家长都抱着这样的想法,但当你看过哈佛大学女校长德鲁·福斯特的演讲后,就不会这么想了。
在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300多年历史中,德鲁·福斯特是唯一一个女校长。
在教育上,她坚持每年带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。
这位哈佛女校长认为旅行对孩子来说,本身就是一种学习。
只有孩子去过、真实感受过,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。
因为这个方法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,德鲁·福斯特校长专门做一个“为什么每年要带孩子去一个陌生地方?”的演讲。
在演讲中,这位女校长提到:
“因为世界上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熟悉,当然这些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对他国语言的学习。语言只是一种工具,比它更重要的是对陌生文化、历史、地理、人文生活的学习。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,才能更加宽容,更加坦荡。”
德鲁·福斯特认为,旅行给孩子带来的,更多是眼界和格局的提升。
我一直认为限制一个人的,不是能力,而是眼界和格局。
英国牛津大学心理教授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:
他将一只刚出生的天鹅,和一只刚出生的家鹅放入对方的族群中。
半年后,这个教授发现,长期处于家鹅群中的天鹅并不会飞;而生活在天鹅群中的家鹅,即使不能飞上高空,但也可以滑翔几百米。
因为在家鹅的认知中,他跟天鹅一样都是会飞的。
我们的孩子是“天鹅”,还是“家鹅”,取决于我们做家长的将他放入哪一个环境中。
见过世面的孩子,眼界和格局的开阔,能让他快速适应多元的社会环境。
当孩子见得多了,才会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长大后才不会被各种浮繁华和虚荣所迷惑,更不会被眼前的一方土地所局限,未来的起点也会相应的变高。
就如2017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所说的那句话:
“我认为孩子间的差距真的不是智力上的差距,更多的是眼界的差距。”
哈佛女校长德鲁·福斯特也曾提到:
她和女儿在旅行前会提前通过书籍了解目的地,到达之后再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感受去认证。
大部分家长带孩子出去见世界,大多是走马观花,看个景儿就完事了,孩子一丁点东西都没学到。
真正的带孩子见世界,是让孩子亲眼验证书中所说的东西,从而将这些历史、文化等,深刻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。 |